一、引言 作为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总是希望自己的教学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的,是有效的,因此老师们会期望通过一些数据或事实来说明或证实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在平时很努力地开展各种听课、评课活动。但,翻开我们的活动记录,就会发现我们对一节课的评价虽然有一些细节的探讨,比如对某一种教学方法的分析等等,但最终的结论却通常是较为笼统的“不错、可以”,给与一个简单的总评等级“属于良好”。作为被评教师,听了半天可能对自己的教学究竟哪些方面是好的,欠缺的是什么,有些怎样的问题,如何避免等还是模糊不清的。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仍把握不住客观有效或可落实的教学目标,或者缺少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效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更多的仍是教师对教学的主观认识或模糊的教学说明。但是这些 二、背景 在普通教育,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而在特殊教育领域(以前,我校是直接沿用------),一直都沿用普通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直至近年来,随着国家与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有了自我价值的认可,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研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中,我们根据上海市辅读学校课程方案,对比了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普通教育相比,智障教育更关注学生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更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适应之间的联系,注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等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这样的培养目标和智障学生的学习需要、身心特点出发,?将普通教育的评价标准进行了修改。(我们、我校) 我校在深入学习新课改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导向的基础上,根据原普通重新修订 第一,(突出)教师主导地位:(1)教学目标制定。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发展水平、体现差异性,及“生存导向”;注重情感、习惯、能力、方法的目标整合。(2)教学过程设计。过程设计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差异,激发潜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环节紧凑、设计合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教学内容选择。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要,体现“生活导向”。(4)教学方法使用。强调充分体验及参与,体现在学生原有经验或基础上习得的过程; (5)教师基本素养。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辅助者、促进者形象,语言准确、生动;讲授、板书、演示操作清晰;教学组织自然、适当;教学条理清楚,调控应变能力强;气氛融洽、活跃,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交流与合作;体现评价成功导向。 第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1) 学生参与,每位学生都得到参与活动的机会,体现个体差异发展;(2)学习方法,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方法得到培养;可见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根据以上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对各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规定一定的分值,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教学评价指标,为教学评价的实施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依据。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记 录 表
使用说明: 1、评价人按总体印象在相应等级栏内打“√”,并在KP代码栏内填写相应代码。 2、将有关教学状况与评价指标参照标准(优)逐条对照衡量后,在相应等级栏内打“√”,并在KR代码栏内写上相应代码。 3、特长加分是指评价指标得分不足以充分表达该堂课的特长而需要加分的。加分幅度可在“0.5— 学校 班级 学科 教学内容 执教者 时间: 年 月 日 午第 节,评价人 在实际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想通过这些评价指标的体现,帮助教师明确不同学生学习的起点,确定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并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达到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也就是把教师的注意力从分析教材、教师组织教学转向分析学生、明确目标、评估过程和方法,调整教学决策,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评价案例 本案例是我校七年级的一堂语文阅读理解《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使用的是上面经修改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教材介绍 教学流程介绍 【评价项目一】内容选择和目标制定 内容选自普通学校实验教材第一册,它用富有童趣的文笔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的同时,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关注,从而培养他们观察的能力,并将学习和观察所得整理积累成生活的经验,体现了“生活导向”。 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优美的文笔介绍了大自然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语言文字的优美;而诗歌中浅显的文字,不仅在识字、阅读与理解感悟上不会给学生形成太大的障碍,也为高年级智障学生使用句式练习表达提供了素材,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做教材和辅读学校语文培养目标及学生发展特点相对应的分析。 目标的制定使用 “朗读、说出、交流” 等行为动词,引导学生用“看到……知道……”等具体的句式进行表达,使目标变得具体可测;而大目标下的“A、B、C”得分目标是基于学生在语言理解、表达、观察、认知等学习能力的差异的基础上的目标分层,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例如: 目标一:正确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中的几个自然现象所传递的信息。 A:能正确朗读课文,用“看到……知道……”或“……告诉我们……”的句式说出课文中的自然现象所传递的信息。 B:能正确跟读一个小节,并复述句子。 C:模仿说句子。 目标二:尝试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交流自然现象所传递的信息。 A:能说出周围环境的变化及常见的自然现象。 B:说出1——2个常见的自然现象。 C:模仿说1——2个常见的自然现象。 这是教学前的目标预设,虽然也是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做的预设,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显示出了对C层学生的过于拔高,因为班级中还有一位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对于他,C层的目标还是无法达到,这就提示我们在制定分层目标时,既要考虑到最高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更要考虑到最低层次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发展需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教学,那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可以只对他作目标一的要求:“模仿说句子,或指认图片白云、太阳”。 【评价项目二】过程设计与方法使用 分层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问题引导、图片辅助等相应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落实目标。例如: 在引入部分:出示实物“落叶”,图片“树桩”,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落叶,你想到了什么?有些什么发现? “落叶”是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学生的已有经验,实际教学中,学生看到落叶就纷纷举手,说出“秋天来了”,老师这时一句充满肯定语气的“对呀,这是落叶在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啦!”,使学生得到了鼓励,这时紧跟着出示图片“树桩”,用充满疑惑的语气再问学生:那,现在你看到的是什么呀?有些什么发现?这种从学生的已知引入课文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发挥和体现。 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又忽视了C层学生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我们可以将捡来的落叶让C层的学生触摸、感知、和图片配对。 又如: 设计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提问“人说话我们是用耳朵听到的,那大自然的话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词语“仔细观察”并了解词义,从而逐步引入“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的目标要求。 【评价项目三】板书设计 板书具有提纲挈领,体现课文逻辑思路的作用,学生可以利用板书,接收课文的内容信息。因此设计板书是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之一。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看到 知道 白云飘得高 明天是晴天 蚂蚁搬家 (告诉) 要下雨 树桩上的年轮 树的年龄 蝌蚪游来游去 春天来啦 在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只要老师轻点黑板上的板书,学生就会借助句式“看到……知道……”或“……告诉我们……”将课文中的内容表述出来,并将最后迁移运用环节中的“根据现实情况说出大自然的现象及所传递的信息”,也使用句式进行了表达。 【评价项目四】教学效果 此项目是对教学成果进行判断,通过成果判断来关注学生的发展。从评价指标来看,由于目标制定和个别教学环节设计中忽视了C层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但对于A、B两个层次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法得到培养,例如: 对“仔细观察”一词的认识和理解,A、B层的学生能通过阅读文本获得信息。 四、评价结果分析: 以上只是从几个单一项目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通过以上的评价,作为执教者会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就这些项目值得倡扬的有哪些。 1、内容选择适合七年级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 2、目标制定具有可测性,目标分层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在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过程中考虑到了在不同的环节中落实不同层次的目标。注意了方法选择应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目标相适应。 4、板书的设计体现了课文的逻辑思路,起到了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脉络的作用。 5、注重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6、A、B层学生能借用句式进行表达,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迁移,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是适合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的。 存在的问题有: 1、对C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还不够客观,制定目标须客观考虑C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2、制订了恰当的目标后,要注意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各环节中加以落实。 五、进一步思考: 课堂教学评价是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其最终目的是关注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学实践,通过教学评价和评价结果分析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评价过程中要保持和被评价者的良好、平等的互动,而不是被评价者的被动合作,让评价真正成为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我们对教学评价的不断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我们开始觉得真正科学、有效的评价应从教学过程的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过程和结果,并且各个项目有明确的指标说明和评价分值或等第。这样在进行评价时不仅参考标准明确,并且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会有一个客观明确的了解,也才能真正起到“探讨、提升”的目的。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全面、综合、多角度: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与技能的目标实现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专注力,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以及学生的社会性品质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