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为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做好学校流感、集体性发热、水痘、流脑、非典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加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防止疾病在学校中传播,保护青少年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规定,特制订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建立学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2、学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校长室负责将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外出动态向上级部门报告;卫生保健老师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每天晨检工作,首席班主任每天做好晨检、晨问,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及家庭人员的外出动态情况,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在规定时间内将第一手资料汇总卫生室;工会每天关心教师的健康状况,及时汇总卫生室;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学校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保证每周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一般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学校学习场所、生活场所要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毒。 二、发生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程序要点 1、按照如学校学生传染病人数超过《徐汇区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分级报告处置》的要求规定,校保健教师应立即向学校分管领导报告。 2、学校分管领导接报后,应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向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消毒科及康健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上报。 3,疫情报告做到情况准确,信息及时,不隐报,不漏报。重大疫情实行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4、若发生“非典”、“禽流感”等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或疑似病例,立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5、对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人实行隔离治疗 6、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如同班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等衽隔离及医学观察。 7、学校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方式,控制事态发展。 8、服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1)卫生保健老师应开展校内消毒隔离指导工作,重点班级(场所)重点消毒,并负责指导和督促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2)学校开展相关疾病的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如出专栏、广播、上课、张贴或发放宣传资料等; 3)在疫情期间有病例发生的班级停止使用学校公用教室等;学校应减少或暂停师生集体性活动,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4)卫生保健老师在控制疫情期间应与班主任密切配合,每天对学生进行症状监测,如发现体温> 5)卫生保健教师每天追踪发病动态,做好每日传染病发病情况登记、统计,并按要求每天做好传报工作; 6)自最后一例病例发病后最长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可结案,完成结案小结。 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校长 副组长:德育教导 组员:卫生保健老师 本预案由学校教导处部门制定并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修订和完善。 附: 徐汇区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分级报告处置一览表(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