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
 
 
栏目:公示公告 | 校园动态 | 学校概况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团队工作 | 家长频道 | 教育科研 | 图书馆 | 网站管理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研究  
 
专题论文——调整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之学校环境创设谈

作者(来源):钱茵    发布时间:2008-10-10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自闭症患儿的行为问题矫正方法研究已经不单纯属于研究机构的专利。从近几年学校招生情况来看,自闭症学生的比例呈现明显的跳跃式上升的趋势,加之自闭症家长群体学历水平的普遍提高,家长对自闭症患儿行为矫正的重视度及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在日趋提高,鉴于这些客观现状,学校教育不得不将“调整自闭症患儿的问题行为”工作再次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加以重视,而在特教(智障)岗位工作的一线老师也必须边实践边积累相关自闭症患儿的行为矫正经验和方法。

可以说“调整自闭症患儿的问题行为”将成为学校下一阶段重要工作之一,而要完成这一任务,环境创设是关键。个人以为,学校环境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科学认识自闭症,营造全员关注自闭症患儿的良好校园氛围。

在日常工作中,学校的教工有机会接触到自闭症患儿,并且可以通过自主观察、同事间的信息传递等途径对自闭症患儿有了较多成分的感性认识,从而积累了基于主观性、经验型为主的诊断评估自闭症的判断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自闭症的了解和认识已不能完全停留在感性认识,而必须是基于科学的客观的理性认识,唯有这样才能在真正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实施问题行为的矫正。认识的途径主要有:一是从书籍中学习,如“雨人的秘密”、“用当代科学征服自闭症”等,这些专业书籍除阐述了理论研究的科学论断外,还有可供教育者实践操作的案例分析;二是向有经验的患儿家长学习,可以说,家长应该是我们可以依赖的坚强后盾,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最佳信息库,因为,自患儿出生到进入学校学习,那么多年的朝夕相处,他们对学生的了解远远大于学校老师;三可以向有经验的同行(同事)学习,他们拥有来自教育一线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可以直接应用到日常教学。

科学认识自闭症还包括教育者对待自闭症患儿的态度和心态。教育者必须持有人人关注自闭症患儿的行为矫正问题,并且是在同一观念和方法基础上的关注。在已往的学校教育环节中也有发现一些教工面对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束手无策和任其自主发展的现象,细细分析,有此表现的教工存在两种思想,且这两种思想并存:一方面他们确实缺乏对自闭症患儿行为矫正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认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矫正事不关己,是专项人员及班主任的责任。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就目前科学领域对自闭症的认识是,自闭症是一种发展障碍,而非生理疾病,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疾病是可以通过治疗获得康复痊愈,而发展障碍则要通过生涯教育和心理矫治,症状可能好转,也可能加重。因此,我们既要将“调整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作为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要坦然面对一旦患儿的问题行为无法通过我们的努力得以改善的最终结果。

二、成立自闭症儿童教育诊断和评估小组,发挥其诊断和评估作用。

成立集学校校级领导、自闭症专项训练人员、心理辅导专项人员、教导处成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为一体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诊断和评估小组。

回首学校自闭症儿童行为矫正工作的实践研究历程,可以说学校每年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旨在促进“调整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研究工作的发展。然而从效果看,并未到达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抛开一些学校行政能力范围内无法解决的客观因素外,在整个流程管理过程中,缺乏对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及行为矫正情况的评估机制,而诊断评估工作需要有一个团队来协作完成。

就目前学校现状而言,诊断评估小组的软件建设已初步完成,人员的配置已不成问题,而硬件方面的建设可能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首要任务,既借鉴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制定一系列校本化的诊断评估手册,为调整自闭症患儿问题行为提供客观、科学的诊断评估数据。

老师的观察、记录、分析

三、制定适切的干预目标,确立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在科学认识自闭症的前提下,由诊断评估小组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后,为自闭症患儿制定一份适切干预计划,是患儿问题行为得以调整的关键。而干预计划中干预目标及干预方法的确定尤为重要。

管理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就某一学生行为的干预过程中常常会因学生不予配合、问题行为反复出现或几种问题行为同时交替出现的情况而焦虑、着急,甚至于因处置不当产生师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其实,这些过激的行为举动都是不可取的,在之前观点的阐述中也有提到,对于自闭症患儿问题行为的调整,教育者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允许患儿在问题行为调整过程中有反复,更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某一问题行为还未得到调整的情况下患儿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行为。而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该采取的积极态度不是着急,而是更多考虑我们的干预目标的制定及方法使用是否恰当,是否需要进行及时调整,从客观实际出发,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患儿干预目标的制定过高,过于苛刻。例如:要求自闭症患儿在集体教学过程中能与同龄的其他孩子一样安坐,参与集体学习活动,而一旦患儿出现离开座位或不配合完成学习活动,教育者即表现出患儿的严厉指责或自责自己的无能为力。

需要强调的是,在干预方法的选择过程中,不要忽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和空间,一旦注重了这一点,我想首先可以与自闭症患儿建立良好的情感,其次,在提供自闭症患儿自主选择机会和空间的同时,教育者亦可更多了解自闭症患儿的兴趣爱好,这对教育者选择强化方法是有益的。

四、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技能和敬业奉献精神的高素质训练师队伍。

自闭症患儿的问题行为的调整,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实践研究工作,就如先前所提到,自闭症是一种行为发展障碍,它并不是通过生涯教育和心理矫正就一定能够得到康复和痊愈,即便如此,作为一名特殊教育领域的教育者,必须抱有的思想应该和医生一样,只要存在1%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因此,这支教育者队伍的成员首先必须具备敬业奉献精神,其次,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因为顽症需要良医治。学校应该义无反顾地坚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针,从政策层面保障专项训练人员的地位和个人利益,并且不断鼓励有志者加入到专项研究的行列。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专项训练人员校内外专项研究和学习的平台,定期组织自闭症患儿专项训练工作研讨会,讨论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

五、以个别化训练及集体教学中的个别辅助相结合的形式推进学校自闭症患儿问题行为调整的实践研究。

鉴于学校现阶段的人员编制情况,对“调整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实践研究工作有以下的考虑,即以个别化训练及集体教学中的个别辅助相结合的形式加以推进。学校特聘有丰富教育经验的退休老师作为个训辅导师,对需要进行个别化训练的自闭症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其次,安排有志于加入实践研究的老师进课堂,在集体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自闭症患儿实施教学辅助。

版权所有:董李凤美康健学校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