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
 
 
栏目:公示公告 | 校园动态 | 学校概况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团队工作 | 家长频道 | 教育科研 | 图书馆 | 网站管理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研究  
 
教育心得——记“豆子发芽”的观察实验及从中想到的

作者(来源):徐健    发布时间:2008-10-10

上学期,我为七年级学生安排了一次观察“豆子发芽”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1、尝试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同学间的交往互动;2、观察豆子的变化,培养观察力;3、学会简单的观察记录。

该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长差别较大,为了能较好地开展小组活动,我按异质分组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3-4人。之后,我给每个小组都设定了观察员、记录员和报告员三种不同的岗位,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自主选择岗位。

第一天是学习种豆子。我先示范了种豆子的方法,将棉花垫入用玻璃制成的培养盒内,再加入水把棉花湿透,最后再将豆子一颗一颗放在棉花的表层。之后,同学们也都纷纷开始种豆子。我在巡视各组活动时,突然发现谭颖同学正手捧着十几颗赤豆在仔细的挑选着。我连忙走过去,轻声地询问她在做什么,谭颖回答说是在挑好的豆子。我及时地把“要种的豆子是否要挑选一下?”这一问题向全体学生提出,同学们纷纷表示应该选一下。之后,我们又针对“要挑选怎样的豆子”进行了讨论和实践。我先请每位学生在豆子中挑出2颗你认为是好的豆子。然后将挑选出的豆子放在一起,让大家来评判。学生们选出的豆子中,有的颗粒饱满,色泽好,有的色泽发暗,表皮干瘪,还有的豆子已经被虫子咬过,中间有一个虫咬的洞。我引导学生们观察这些豆子,告诉学生们哪些是好的豆子,哪些豆子已经受伤或变质了,在种植中不容易发芽,有的还可能腐烂。最后,我让同学们再次选择要种植的豆子,并将豆子一颗一颗种好。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记录时,我仍是先示范,再让记录员跟着记录。之后,小组的报告员根据观察记录表进行报告。最后,组内所有成员都进行了签名确认。

第二天上课,我先请学生们观察自己小组种的豆子的变化,各小组报告观察的情况。在报告中,种绿豆、黄豆和赤豆的小组都说豆子变大了,变胖了,种芸豆的小组却说豆子没什么变化。我把三组报告说有变化的豆子同时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让大家进行对比,的确是有变化明显,豆子变大了很多。“你们知道豆子比种之前大了多少吗?”我一边问着学生,一边将没有种过的豆子放在已种了一天的豆子旁边。 “真的大多了!”“是变大了!” 同学们不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声。“芸豆有没有变化呢?”我又将未种过的芸豆和已种了一天的芸豆放在一起,让学生们观察。“芸豆也变大了”,比较后学生们发现芸豆也有了变化,只是没有其他三种豆子那么明显。之后,我请芸豆观察小组的报告员再次报告,“芸豆变大了。”最后,各组记录员记下了“豆子变大了”的观察记录。

第三天上课时,我请四个小组的成员分别上台交流他们的观察情况,首先请观察员指出他们观察到的豆子变化的部位,再由报告员报告观察情况,最后,请记录员记下当日的观察报告。在各小组中,观察员往往是小组内能力最弱的一个,我请观察员先指出豆子的变化部位,就是要求他也要认真参与观察活动。第一组上台交流的观察员是陈汪祥,他上台后只一连串地说着“我不会”“我不会”。他们组的范晓冬、沙宇宸十分着急,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我笑着请他们两位也上来,指给陈汪祥看豆子的皮破了,然后,再让陈指给大家看。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明白:小组活动,要每个成员都能参与,组内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不能有任何一个学生落下。随后,我请学生们在各小组内先进行组内观察交流,共同观察豆子的变化。最后,请各小组上台交流时,观察员大多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这节课,学生们明白了小组活动是要每个成员都要参与的活动。

就这样,通过逐步地引导,学生们开始学会了如何观察豆子的变化,他们把看到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第一天豆子变大了,第二天有的豆子破皮了,出现了一个小白点,第三天绿豆出的芽最长,赤豆、黄豆出出芽了,第四天芸豆也出芽了,第五天到第七天豆子的芽都长长了。第二周,学生们观察到豆子长根了,它们很短、很细。第三周部分发芽的豆子长出了2片子叶,叶子很小。在豆子长出子叶后,我们停止了观察实验。

在观察实验中,学生们通过观察了解了豆子的发芽过程,了解到不同的豆子发芽的时间各不相同的科学知识。实验中,学生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种的豆子都能发芽。有的小组的豆子已经发芽了,可是过了几天豆子又烂掉了,当学生向我报告这一发现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培养盒与其他小组的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发现自己的培养盒里水很多,烂掉的豆子完全浸泡在水里。我又及时地向学生讲解豆子的发芽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和空气,如果水过多,隔绝了空气,豆子同样不能发芽的道理。

这次实验基本完成了最初的目标。很多学生们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培养了对植物观察的兴趣。在实验结束后,仍经常会有学生问我:“徐老师,还要记观察记录吗?”“还有观察的东西吗?”等等,说明同学们通过这样的亲身实验过程提高了对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在实验中,组内成员的观察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如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会观察豆子变化的同时,还指导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观察,提醒他们给豆子加水,增强了责任意识。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也改变了以往看得多,做得少的习惯,大多模仿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观察,培养了观察事物的意识。

自然实验,对自闭症学生参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一定的帮助。自闭症学生沈佳飞在日常的生活常识课中对老师的授课大多不予理会,往往自己独自看书、报纸或玩球,有时打断他看书,他还会大吵大闹发脾气。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更是困难。在这次实验中,我安排他在能力较强的谭颖这一小组。在实验准备期,我明确地告诉沈佳飞他的岗位是观察员,每天要观察豆子的变化,并跟着小组的成员说出豆子的变化。刚开始时,我总是和谭颖小组成员一起带领沈佳飞到观察角,请他观察豆子的变化,并说出“豆子变胖了”的句子,3天后,我请谭颖自己请沈佳飞和小组成员进行观察,沈佳飞也能参与到同学们的活动之中了,这真是让我高兴。不知为什么,每天的观察时间,沈佳飞都没有吵闹,他能跟着小组成员去看看豆子,跟着说说豆子的变化,可能这是他喜欢的学习方式吧。

在看了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著的《静悄悄地革命》这本书后,再结合这次实验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1、老师要关心学生的需求,要学会“倾听”学生,对学生中出现的“异样”声音要学会“倾听”,以了解真正的原因,这样才能组织更有效地教学;2、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在短短的三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每天的校园生活时间和家庭生活时间;3、授课方式可以多样化,要设计适合学生不同层次需要的学习活动,关键是让孩子们真正地参与其中,让孩子们真正地动起来,学起来。

版权所有:董李凤美康健学校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