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
 
 
栏目:公示公告 | 校园动态 | 学校概况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团队工作 | 家长频道 | 教育科研 | 图书馆 | 网站管理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党务公开 > 决议、决定执行情况 > 规划总结  
 
优化办学环境 持续改革创新 提升教育品质 共促师生成长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8-01-15

董李凤美康健学校2018-2020年发展规划

一、《2015-2017三年规划》目标实现与任务完成情况:

1、依据市最新颁布的装备标准逐步推进校舍达标建设

一期工程:2015.11-2016.3,完成校舍主体修缮。对房体加固防漏,对功能分区,改造厕所间、洗手池和茶水间等生活设施,对房体材料、强弱电和安防系统全面升级,安装呼叫与门禁、空调新风及消防设施,更新照明、课桌椅和部分办公家具,在材料、安全、功能上实现教学功能室的优化。

二期工程:2016.7-8,对桂平路回收门面房进行修缮和功能改造。改造出特教中心、学前班、学生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和学生感知活动室和师生食堂,同期对修缮后的教育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文化进行了设计打造。

2、富有活力地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深化综合主题活动、一日生活流程教学等特色课程建设,初步建立“乐活”课程思想和核心素养。深化实施以个别化教育为特征的课程改革和医教结合,为学生制定多维度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班级教育、课堂教学、一日生活、专项训练与情绪行为干预、健康促进)。

2)建立慢性病管理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落实特殊学生日常观察与护理、饮食与营养、特需服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保健服务内容,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特殊学生健康促进会商机制,为有迫切需要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健康促进计划。建立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三级预防与干预机制,多方合作改善学生的问题行为。

3、满腔热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持续引进人才、充实队伍。2014-2016年,引进教师9名,为每班配备保育员,以解决班额超额、教师数量不足的实际困难。

2)扎实开展教师自培:学期、暑期开展全员培训。为不同群体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及教育交流考察。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搭建成长阶梯。推进干部能力建设、骨干队伍建设,以项目研究推动教师专业团队建设。组织校内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育人奖”“耕耘奖”“骏马奖”“新苗奖”四奖评比。

3)发挥专业辐射作用:华师大实习生基地每年接受实习生实习、每年接受浙江温岭教师跟岗学习,接受特教国培班跟岗学习,每年承担区随班就读教师、区新教师、阳光职业技术学校、华师大语数教法公开课。

    通过多维度的教师培训,学校圆满完成十二五培训的任务,全体教师均达到市、区、校学分要求。除新近教师外,教师均具备特教上岗资格,持“双证”上岗。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和教育实操能力如学生问题行为干预能力、家校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紧急状况处理能力也在培训中得到了提升。

    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得到了成长。干部队伍的沟通、协调、组织、策划、引导力等得到了锻炼,工作成效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2016年新提干一人。2014-2016年,学校通过自主申报、答辩、群众推荐、学校审核的方式,产生校级骨干教师14人,涵盖班主任、学科教师等不同角色,基本覆盖学校所有学科,其中两人获评“2014-2016学年度徐汇区教育系统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三年间,涌现出一批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代表:一人获评上海市优秀班主任、“上海市园丁奖”;一人获评上海市金爱心教师评选二等奖;一名党员获评徐汇区优秀共产党员;一人获评徐汇区第二届教书育人楷模;二人获评教育局园丁奖;一人获评徐汇区教育系统“育人奖”;一人获评教育局绿叶奖。

4、突出激励,强化责任底线和规范意识,保障教育质量。

1)落实日常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实施月考核,强化过程中岗位优秀。持续修订《教职工考核办法》,将日常考核、月考核、项目考核、学期考核、年度考核、教师业务考核、岗位等级调整、评优评先、干部与骨干考核等相互配套,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导向机制和规范教育过程,实现教育与服务过程持续改进。

2)通过规范、科学、务实召开教代会,完善绩效工资方案改革,不断优化公平公正、科学长效的分配激励机制。

3)规范经费和资产管理,提高后勤管理效能和服务品质

    严格执行上级有关经费管理制度,切实做好经费的预算、结算工作,经费使用规范。对学生实施全免费教育,免除学生餐费、班车费等费用,对贫困特殊学生家庭定期给予帮困补贴。

    2016年与上海绿捷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将自办食堂转型为承办食堂,借助大公司的优质服务提升学校餐饮服务品质,为师生提供更好的伙食服务。

    三年间,学校保持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光荣称号,2015年度被评为区办学绩效单项优秀,2014年度和2016年度获区办学绩效综合优秀。20161月被评定为徐汇区新优质学校“示范学校”。2016年下半年,学校成功举办徐汇特教30周年庆典和“城市背景下的特殊学校综合主题融合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等系列庆祝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在社会上赢得了较好的反响。同时,学校办学思想得到凝炼,学校课程特色进一步凸显,教师专业自信初步建立,教工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

(一)形势紧迫机遇与责任相伴

1、国家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近平提出目标要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2030年,将中国的特殊教育提升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李克强接见特教教师 一个也不能落下2016118日下午全国政协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重视特殊教育”建言献策。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的任务要求。2017年,十九大的召开提出“办好特殊教育”,李克强总理对实施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做出指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带着深厚的感情,履职尽责,特教特办,认真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让广大残疾孩子与其他所有人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教育。

2、上海市: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质量

3、本区基础:区域重视、合作基础

(二)挑战艰巨

1、学生教育矛盾突出

1)学生人数多、障碍程度重、障碍情况复杂、障碍需求多样

    超班额:2017学年我校在册学生人数211人,比2016学年增加2个班,按沪府办【201220号文《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经费配备意见的通知》,辅读学校平均班额为6-10人,就目前每个班级的班额情况来看,均已超出市教委规定的班额上限,其中六七年级每班为15人。严重超标的班额不仅给学生管理增加了极大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也使特殊学生教育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受到挑战,同时也造成学生活动空间的减少,因此也会诱发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障碍程度重、障碍情况复杂、障碍需求多样:与其它区县相比,我校自闭症学生人数比例明显高区其它区县(自闭症儿童比例),究其原因在于家长择校。

    徐汇学生基数大,家长意识超前,轻、中度学生随班就读,相对而言董校对象主要面向重度、极重度及多重残障儿童,康复和保健需求突出。

2)教师配置存在缺口:

    按沪府办【201220号文《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经费配备意见的通知》,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2.4。我校教职工数应为:90.9人,目前68人,按“勤人员原则上实行社会化服务,不占事业编制,由本级财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落实”精神,教师缺编数为18.3人。

2、区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我校储备后备人才和专业及课程资源积淀。

3、办学基础条件(硬件及环境):

    依据《上海市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沪教委基〔201643号文),学校目前还缺少家政室、科普活动室、教玩具资源室、情景教室等专用教室,图书室、心理室、学生活动室等场地面积不达标,学生室外活动场地及设施需要修缮和达标,需要进一步完善符合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康复需求的设备添置和优化。另外,从工会权益的角度还缺少教工活动室(教工之家),还需要有一个暂时存放物件的仓库。

三、指导思想:

    汇聚全校教师、员工、学生、家长人心,凝聚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深入推进学校课程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医教结合,共同践行乐活课程思想,合力培育学生“乐己、乐行、乐群”核心素养,着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水平和办学品质,共同把学校建设成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喜欢、政府放心、社会评价良好的乐活校园。

四、2018-2020三年发展质量目标:

(一)总目标:

    全面提升特殊学校教育质量、办学品质和教师专业水平,让每位学生都受到充分而适合的教育,让师生都能获得进步与成长。逐步发挥特教学校向全区的特教专业辐射作用和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课程资源共享作用。

(二)具体目标与主要措施:

1、学生全面发展与适性成长——践行“乐活”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目标】

1)每一位学生拥有其适合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康复、保健、潜能),每个学生都受到“乐己乐行乐群”核心素养的培养,获得进步和成长。

2)学生内在潜能被激发,95%学生拥有1项擅长的运动锻炼项目,1个力所能及的劳动岗位,1位友好相处的好朋友,1种健康有益的休闲生活方式。

3)有特别需要的多重障碍学生接受到针对性专项服务。

【任务】——深化课程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项目1: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编制和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

1分阶段完善校本化《学科教学手册》。2018年,各学科通过比较、分析国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纲要》,分解各年级学科课程目标,梳理学科单元主题课程内容。2019年,结合落实“乐己乐行乐群”核心素养的培养,细化各学科单元或主题目标。2020年,各学科分年段总结有效教学模式、学科主要教学策略、研究学科评价方案,完成制定学科《年级课程实施纲要》。

2)以《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核心素养及培育的生态化路径探索》课题为引领。践行“乐活”课程理念,不断深化 “减少依赖,自理生活、适应家庭、融入社会”培养目标及“乐己乐行乐群”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落实,以“一日生活”“一年中的重要日子”“一生中的美好时光”为贯穿线索,遵循学生从学前至各年段的生理规律,整体设计综合主题活动课程内容框架(2018年),制定各主题活动目标(2019年),完善综合主题活动课程评价方案(2020年)。

3)凸显和打造课程特色:梳理和提炼乐活思想、核心素养体系、融合活动、主题教学、一日生活流程教学等(2018年)。出版特色课程:如康复、美工、珠心算、感知、小型校本教材等。(2019年)

4探索编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校学生评估与评价方案。以基于评估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课程选择机制、学习模式选择机制、学习支持辅助机制、多方有序协作机制为探索重点,将上海市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每个学生的发展做连接。(2018年制定初步方案,2019年探索机制,2020年完善)。

项目2以落实学生个体全面与个性化发展为考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全面开展学生五大领域评估、新生入学学习能力初评以及各学科课程本位评估,各学科基于评估制定每个学生学科个别化教育目标2018年)

2)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校学生评估与评价方案》之下,建立个别化教育计划研判、基于学生需求的学生课程与学习模式选择机制和发展评核机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和落实效果研判标准》,通过目标与计划研判、教育教学过程方法对照目标检查与指导、学生年度目标达成度评量与考核,真正实现为每位学生制定并落实①兼顾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切合其需要的(涵盖良好行为养成、学科学习、潜能开发或特长培养、特殊康复或保健需要、积极行为支持和心理健康辅导)及②科学、有效、求真的(合理的课程选择、有效的学习模式和恰当的支持辅助)“个别化教育计划”。(2019年)

3)坚持推进个别化教育为特征的教学流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重抓课堂教学质量,坚持推进个别化教育为特征的教学流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探索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落实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班队建设和课堂教学、评估评价与成长记录等关键教育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制定校本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强化在班级教育、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目标,探索多元化方式完善生动、有趣、能记录下生命成长轨迹和留下美好人生回忆、凸显学生主体自主评价自主记录的《学生成长记录册》,通过教师、家长、学生的爱心之手记录下学生生命成长的主要足印。

    重点关注学段:学前、一年级、毕业班

4)全面推进补偿性课程实施模式改革。在反思2017学年集体语言训练课程基础之上,对语言训练、感知运动训练(含肢体运动功能专项康复)及行为干预(含情绪管理与心理辅导)课程实施模式进行科学性和效益性深入研讨,加强对有补偿型课程学生需求的统筹管理,扩大各专项康复训练对有需要学生的统筹管理及课程选择与学习模式安排与调整权限,加强专项康复训练与学生所在班级、其它课程及家庭的联接与协同合作,增强干预效益(2018年)。

5)聚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潜能开发。深化落实“一日生活流程教学”,发展每人一项特长运动项目培养和一个劳动岗位锻炼,坚持目标显性化,以养成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评价、学生才艺展示、劳动能力大比拼、班级特色展示等为主要手段。全面加强体育工作,探索研究《智障学生体质监测方案》,扎实推进体育课、晨锻、阶段性体育小竞赛、运动队训练(足球、旱地冰球)、阳光午休对学生体质的提高和运动特长的培养,每年举办有特色的融合运动会。重视艺术和兴趣课程对我校儿童潜能开发和情绪心理疗愈的实践探索,继续挖掘外部资源开发兴趣拓展课程,将校内外师资凝结成团队,提供背后支持,创设展示交流(艺术节、迎新联欢会、兴趣成果展示)参赛平台,在过程中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师素养。

重点关注学科:体育、生活、音乐、美工、潜能开发

学生成绩:特奥(足球、旱地冰球)、艺术获奖(美术)、展演(健康快乐操、武术操、舞蹈队、课本剧、古诗词诵读等)

6)加强学前课程管理和教育质量监控,建立与完善幼儿个别化发展支持机制与体系。对学前幼儿开展基于全面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在游戏中学的涵盖运动、生活、游戏和学习、保健与早期康复的一日生活启蒙教育活动。落实五大领域发展性评估,制定“幼儿个别化教育支持计划”,根据幼儿实际需要提供康复训练,开展早期干预。注重家园互动,做好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共同做好《宝宝成长记录》。与普通幼儿园建立长效融合机制,促进学前幼儿身心发展平衡。

项目3:满足特殊学生个性化康复、保健和心理健康特殊服务需求

1以《特异体质学生健康促进协同机制》的综改项目为引领落实特异体质学生健康促进。巩固校内外医教合作模式和健康促进协同机制。落实从体检、诊断、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到信息通报、制定健康促进计划、各部门及家校协同实施共同促进学生个体健康的特殊学生分级分类保健管理、校内外部门协同的医教合作服务模式,完善学生健康管理流程、制度与机制,开发与完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继续推进对特殊学生体质监测方案的研究。

2)提升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品质和实效。大力推广积极行为三级干预机制,完善心理辅导与情绪疏导干预模式、流程,探索有效的干预方法,编制《干预指导手册》,培训教师和家长掌握基本的积极行为与情绪干预方法,形成学校人人都具备心理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争创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3)聚焦需求推进送教上门工作。对送教学生开展医学和教育评估,制定个别化送教方案,科学合理安排教育与康复课程,充分利用教学具、康复辅助器具,探索建立送教上门学生教育、康复和保健等全方位需要的多学科团队合作机制,落实对送教学生家庭的教育、康复、保健及心理指导,开展定人、定点、定时、定内容的送教服务。

项目4:大力推进家校共育,促进亲子共同成长

1)继续深化家校共育。持续开展全校大型节庆、学科主题月以及年段、班级等不同层次的亲子融合课程,带动家长树立“乐活”生活态度,引导家长给孩子充分自主体验、动手的机会,倡导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做家务,利用好小区环境锻炼身体,经常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外出旅游、品尝美食,享受生活促进亲子共同成长。正确地陪伴孩子成长。家校共同为每个孩子交到1位友好相处的好朋友,建立1种健康有益的家庭休闲生活方式。

2)引导家庭正面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围绕学校总体培养目标,对应学生个体教育目标,从学校层面、家长学校和班主任及教师层面传递学校教育理念,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指导具体教育方法,形成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每学年坚持评选寒暑假积极分子,组织“感动康健的家长”、智慧家长、爱儿有方家长等评选,树立身边正确养育孩子的榜样,传播阳光心态、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

3)尊重家长参与学校办学评价、促进学校发展的权利。坚持每学期做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及反馈,重视采纳家长对学校教育与管理各个方面的建议,持续改进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办学品质提升。

4)不断扩大家委会主任及各班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共同搭建家长交流平台,共同挖掘和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融合和实践能力锻炼、潜能培养的机会。学校提供支持保障,积极开展亲子课外活动(如尤克丽丽演奏、绘画涂鸦班、瑜伽、篮球队等)。坚持每月基于需求开展家长沙龙,帮助家长调整育儿心态、缓解心理压力,使家长打开心扉,通过相互交往、温暖、激励和劝勉,接纳孩子和自己,从而感恩家人、孩子和社会。

5)进一步完善家校合作机制,编制《家校合作手册》。

2、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化水平提高——差异管理,分类培养,阶梯式成长

【目标】

1)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专业素养的好老师队伍。每位教师实现阶梯式成长,教师专业得到针对性提升,90%教师制定出既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又吻合自己兴趣特长的自身生涯发展规划,每位教师都能实现专业化进步与成长。

2)从学科、班主任、语言训练、心理咨询、医学康复等方面,培养出至少20名以上多专业、强能力的复合型教师。

3)明确教学特色,发挥专业辐射(市区培训课程:融合活动、主题课程、生活流程教学<晨锻、午餐>、健康促进、保健管理、积极行为干预、珠心算教学、运动功能康复)

4)培养一支政治思想坚定、管理水平精湛、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队伍。

★具体指标:

1干部:校级后备干部培养1-2名,中层或岗位历练3-4名;干部优秀率逐年提升2%-5%

2)骨干:特级教师、正高1名,中高2-3名,教师通过中级职称评审5-6人。局级骨干2-4名,校级骨干15名以上。

3)提高教师:教学基本素养、教学基本功、课堂管理能力。

4)引进人才:立足学生需求,按年度有计划地引进艺术、信息、康复、保健等专业人才,推动学校课程建设。

5)教师成就:市级有影响力的教师3-4名,市级教学获奖1-2名,三年内争取区级及以上荣誉获得者3-5名;

项目1: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引领,开展教师文化及才艺素质提高工程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每月至少组织1次形式多样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坚决贯彻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教职工增强政治认同、校园文化认同和教书育人责任感,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扎实推动文明组室创建。以教研组为单位创建校级和区级文明组室,以此带动各教研组教师的专业发展。由工会负责根据区文明组室的建设要求制定学校《文明组室的评选制度》并广泛进行宣传,做到教研组长明确,教师知晓要求。教研组长在平时工作中能根据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每年由工会专人负责评选工作,获得校“文明组室”的教研组推荐参加区评选。三年中力争至少有一次获得区“文明组室”的称号。

3)持续开展“康健之星”评选。每年推荐康健好员工10-12名,引领教师成为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根据学校特点完善学校“康健之星”评选要求,规范评选程序,重点突出教师的师德、专业、辐射作用。

4)深入拓展社团活动,助力教师才艺素质提高。工会立足学校实际,以学校教工社团组织形式广泛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确保教工全覆。完善社团活动方案,委派有专业或依托、引进优秀社会资源,形成“专业+普适”的学校特色社团品牌,更好地促进教职工才能特长培养,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培养教师艺术、运动等生活情趣,促进教师身心平衡,使教育增效,使教师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引路人。

项目2:促进教师主体责任意识的教师业务分级管理

1)完善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多途径继续配齐配足教师。完善《教职工招聘流程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引进康复、艺术等专业化人才,补充助教人员、专项康复训练师及作业治疗师等人员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

2)重抓教研组教学研究。以评估为切入点,通过不同形式的听评研课活动,围绕“如何针对不同障碍学生获取信息的特点处理教学内容,分解和落实个体学习目标,采用有效的学习形式和教学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具、辅具、助教助学等教学辅助支持,掌握基本的教学手段、方法,运用促进学习的课堂即时评价,实现学生成功导向的进步与成长”,引领教师实践探索提炼学科有效教学模式和主要教学策略,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掌握基本教学技能,普遍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整体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完善定级、管理与考核机制。改进与完善《教师业务分级管理制度》《教师业务考核办法》,校长牵头,教导处根据教师业务考核结果对教师所处业务水平进行定级并进行分层教育教学等业务过程管理;制定不同等级业务考核评价标准,每学年度对教师业务进行阶段考核与评价,并根据实际结果予以专业等级调整评定。

4)加强教研组长教育教学流程管理能力建设。教导处编制各个环节的教学流程评价标准和管理评价标准,加强教研组长(段长、专项管理师)课程开发与组织实施的领导力(即引导、沟通、协作、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主体开展组本教学研活动的能力建设。每学期搭建教研组教研成果展示活动。

项目3: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专业化分类培养

1)完善《教师专业化分类培养制度》。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学校为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提供适合的学习、培训、考察、岗位历练等机会,促进教师敬业爱岗,积极进取;勤于思考,乐于创新;开阔胸怀,拓宽视野;主动把握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主体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形成教育教学专长。积淀专业底蕴,树立专业自信。

2)以赛练能,以赛促专。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评比办法》,教导处整体规划三年的“育人奖”“骏马奖”“耕耘奖”“新苗奖”等公开课比赛,粉笔字、即兴演讲、说课、评课、教学具制作等教学基本功大赛,以及课程开发资源、项目研究优秀成果、优秀教育案例、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优秀论文等评选活动,

3)优化全员培训:围绕教师核心素养制定并执行《学校三年校本培训规划》,编制《全员培训操作办法》,对全员培训在版块划分、责任部门、主题、方式等操作办法上予以细化,让全员培训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思想碰撞、教学学术交汇、教师师德师能风采展现、教师主动进取和团队凝聚力体现的平台。

4)从严新入职教师:完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从端正从教思想和职业态度、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实践感悟教育理念方法、理解执行教学基本规范等完善新教师入职培训。

5)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完善《带教制度》,通过优秀教师带教结对树立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增强使命和责任担当意识,锻炼立德树人的师德师能,对职初期、成长期教师重抓学科教学知识与技能、个案管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能力、课堂管理、学生情绪处理和行为管理、日常观察与紧急救护、专项康复训练技能等教学基本功的岗位实操培训,每学年组织1项不同内容的教学基本功大赛,为青年教师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6鼓励成熟期教师向复合型教师方向努力,形成教学风格和专业特长。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发挥传帮带教青年教师的作用传递自己多年积淀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整体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7)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项目评审与管理考核》《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考核评价》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教师培训与研修及课程综改项目等方面的专业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领衔开展立足于岗位、致力于研究特殊儿童及其教育规律的项目研究,积极申报以组本研修为主的校本培训课程,浓厚学校研学治学的氛围,进一步推动教师团队建设。

8激励部分教师专业向纵深发展.完善《教师专业成就奖励办法》,汇聚研究成果及培养教师专业辐射力,逐步让教师专业对外辐射,为区域特殊教育发展做专业储备。开设《积极行为三级干预》区级培训课程。

9)扩大对外联结的教师交流。针对教师岗位及专业需要与区域内普校、上海市同行、外省市及香港等开展如跟岗、联合教研组、联赛、互派考察等针对性教师结对交流,开阔教师胸怀,拓展教师视野,实现合作共赢。

3、学校发展——优化支持保障、提高服务品质

【目标】:

    保持家长口碑、适度扩大影响力,成为徐汇名片,争取获得1次区办学绩效优秀,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等各项市级荣誉称号,争取突破1-2项市、区称号。

【具体目标与措施】

1)提升管理品质。以《高品质管理》咨询项目为抓手,以制定岗位标准及质量绩效评价体系为新的突破点,围绕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适切的教育建立严谨、规范而又具有创新活力的课程支持保障机制,建构、修订与完善发挥约束和激励导向的高品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使学校各岗位责任清晰、操作规范、标准明确、行事高效、评价科学,形成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管理的制度化支持系统

2)校舍达标建设和校园环境优化。继续完成剩余门面房回收后的修缮改造和专用室功能的挖掘与美化,完成家政室、教玩具资源室和工会活动室的环境打造,在教育局支持下进一步建设学生安全体验中心,丰富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着力于改善学生阅读、学习、运动、劳动、保健、康复设施设备,局部环境精致化(户外运动场地更丰富、绿化环境充满生机、专用室功能定位更准确、文化环境布置富含教育意义、图书馆软硬件达标),进一步优化和美化学生学习环境,继续打造“阳光下的乐活校园”,满足重度及多重障碍学生的生活、学习、康复和保健的多元需要。

3)守牢安全底线。捉漏补漏,完善校园物理环境安全的建设,制定技防、物防、人防安全管理流程与标准,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及安全风险评估,坚决实行岗位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规范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外出活动预案制定、演练与管理落实,加强对教师紧急救护等安全事故预防、处理技能的培训,加强各类合同的规范签订及管理,持续开展平安单位创建。

4)推进管理信息化、教学科技化。理顺学校管理、宣传、档案和资源共享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平台、公众号、校园网站等发挥各自的功能定位,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化工具,购买成熟的学生评估与训练等辅助工具或软件,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5)持续开放办学。整合各方资源,深化合作机制。用好徐汇学区化、普通教育以及区域各单位、社会及公益资源,完善志愿者管理和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学生课内外兴趣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大力开展多元化融合活动,积极推动与学区内、区域内普通学校之间的普特融合,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共建融合以及校内和家校之间的融合互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共育的特殊学校教育格局。加强学校宣传。与同行及社会各界保持良好互动,为师生发展建立更良性有序的支持系统。

6)继续提升经费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品质。实现经费预算的科学化、使用的规范化,资产管理的智能化,服务的精致化和精细化。提高设施设备的运用效能,规范劳务及服务购买。

0一七年十二月

版权所有:董李凤美康健学校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