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踏青好时节, 花粉过敏需防范
又到外出踏青、登山赏花、享受明媚春光的好时节,春风拂面,除了花香醉人,还有花粉“扰”人。花粉在空气中飘散时,很容易被我们吸进呼吸道,过敏体质的人吸入花粉后,会产生过敏反应,所以一定要做好早期预防!
什么是花粉?
花粉是附着在植物雄蕊上的细小粉末,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风媒花粉和虫媒花粉两类。
虫媒花的花粉大而重,依靠昆虫传播,通常不会引起花粉过敏。
风媒花依靠风来传播花粉,它们的花粉体积小、产量大,花粉重量轻、易飘散,是引起花粉过敏的主要来源。
花粉过敏后的症状
01
呼吸道症状
花粉经呼吸道吸入后,首先到达上呼吸道,引起鼻痒、发作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若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花粉可能会沉积在下呼吸道,导致发作性喘息、咳嗽、胸闷等过敏性哮喘的症状。
02
皮肤黏膜症状
面部等皮肤过敏时,皮肤表面可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等,伴有强烈的皮肤瘙痒。
眼部过敏表现为花粉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睛发痒,眼睑水肿,可能出现水样或黏液脓性分泌物。
花粉过敏 VS 感冒
● 花粉过敏:
最大特点是季节性发作,每年均在相对固定的时期发生,多见于春秋季,症状持续时长与植物花期相关。花粉过敏的典型临床症状有打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眼及面部皮肤发痒。花粉过敏若不及时诊治,可能发展为慢性哮喘,出现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 感冒: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除了打喷嚏、流涕、鼻塞症状外,多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病程通常不超过一周。
预防攻略
01
避免接触过敏原
在花粉释放高峰期,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去公园、郊野等花草树木多的地方,尽可能减少花粉的吸入量。
如确需出游,可以选择清晨或者雨后,此时空气中花粉浓度较低;同时,也可选择佩戴合适的口罩,有效阻隔花粉。
花粉高峰期,如遇大风天气应关闭室内门窗以减少花粉逸散,安装并使用高效能的室内空气净化器,也应避免将衣物晾晒于室外,防止花粉附着。
02
科学饮食
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等),充足的水果蔬菜摄入可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
减少鸡蛋、肉制品等蛋白质的摄入量。饮食中过多摄入鸡蛋、肉制品等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体内抗体生成亢进,当接触花粉过敏原时,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03
适时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最好选择清晨或雨后室外花粉浓度较低的时间段进行锻炼。
04
预防性药物治疗
过敏性鼻炎患者提前使用鼻喷激素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症状的发生和严重性。
在花粉季节高发期前的2~4周开始使用鼻喷激素效果最佳,此法适合长期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也推荐在花粉季节开始之前进行预防性的吸入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