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太阳终于从连日阴雨的天空中露了脸,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下,董李凤美康健学校的党员们相聚在武康路113号的一幢花园老洋房内,参观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的生命历程和中国文学风风雨雨的巴金故居。 走进风格简朴的花园住宅,书香气扑面而来。故居内最多的家具莫过于书柜和写字桌了,不仅书房里有写字桌,走廊里也有,甚至缝纫机上铺一块布就成了书桌, 主卧室边上的卫生间里,也放着个排满书的书架,真可谓“无处不是书”。徜徉其间,党员们仿佛看到了巴老看书、思考、伏案写作的身影。在这里,巴金写下了小说《团圆》,散文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赞歌集》,翻译了《往事与随想》等文学名著,被誉为“讲真话的大书”的《随想录》也完成于此。除了大量的书籍,大家还看到了巴金儿子一周岁的照片、巴金的妻子萧珊用第一部翻译作品的稿费买给女儿的钢琴、巴金的床头一直放着的萧珊照片和翻译作品,感受到了这些物品中传递出的暖暖的爱与亲情。 巴金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是“五四”新文学最有影响和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党员们感到:巴老的心中有无限的爱,他用作品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他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走出巴金故居,党员们还不时回望这幢别有特色的历史建筑,大家有着共同的心愿:让巴老的风骨薪火相传,涵养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
摄影:郑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