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定位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同时,语文又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生活语文意在更明确地表达以学习对象(学生)以及其生活为中心的“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语文是基础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与其他领域的关系是交叉的、渗透的、整合的。
2.课程理念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生活语文课程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其获得其能达到的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能感知到生存所需最重要的物的存在,使用之→能以肢体语言(指、遵做)表示对物的存在,,能(辨认事物,听从指令)表示对物的理解→基本的语言沟通→最基本的信息获得能力(看懂画册、看懂图书、看懂电视、听懂广播、看懂报纸)→最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书写文字、应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逐步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感知能力、聆听与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生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陶冶性情,发展个性,美化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正确把握生活语文教育的特点: 1、重视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的内容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而加以实践。学生通过体验而积累经验,又将经验用于对新的知识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不断创设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达成感悟、理解,并通过实践增强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2、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明确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并发现其能力表现的不同形式,真正实现个体化教育。 3、应弱化缺陷而着眼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多元智能。特殊需要学生器官或功能缺陷的外显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其发展的优势,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没有发展的潜能和优势。潜能有着多层面的内涵,大量的潜能有待于积极地去挖掘。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4、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在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前,学生已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经验和语汇,语文学习必须在这基础上发展。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为了让学生能基本适应现代化的大城市生活,还要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培养他们尽量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与他人沟通、交往。在语文教育中,书面语和口语,都需要均衡兼顾。普通话是国家标准语,又是国际语言,上海与内地、海外各地的交往日益频繁,学生应该具备听说普通话的能力,以利沟通。 6、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兼顾思想、品德的培育和文化的熏陶。我们要通过语文教育,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吸收优秀的文化养份,增强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认识、欣赏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了解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 7、思维能力是语文运用的基础。要提高语文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素质,使他们能够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挥想像和创意。 8、语文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语文学习环境,以丰富多彩的作品为主要学习材料,充分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让学生获得综合而多元化的学习经历。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阅读和语言交际活动、丰富的文化传播媒体,指导学生培养语感,掌握语文规范,培养审美情趣,发挥创意。 9、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积极倡导参与、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参与、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评估意见 评价应对应于个体发展目标,并遵循“成功导向”原则。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设计思路 1、生活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而面向未来。要考虑学生将来的生活,但只有过好当前的生活,才有可能为将来打下基础。所以课程必须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生活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生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能够根据学生所处社会生活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4、生活语文课程包括课程内容与目标、教材选编、教学建议、作业与家庭教育指导、评估五大板块形成课程套件。 5、培养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按低年级段、中年级段、高年级段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6、课程的设置基本遵从中度教育大纲中建议的比例,特设阅读课。 7、课程内容与目标的设计呈现三维立体的课程架构。以综合学生生活背景的五十四个课题为载体,以“符号理解”“聆听与说话”、“阅读”、“写作”四个领域为纵轴、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习惯三个纬度设计,而每一领域又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8、教材内容的选编以及课程的实施以课程内容与目标为依据,广纳教育资源,并遵循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9、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教育信息、构建教育资源库、辅助教学,但同时探索如何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工具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