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即将结束,同学们在各学科老师的带领下复习评估。放学铃声响,进入“课后服务”的同学们也在回顾一学期的收获,翻看一张张照片,定格每一次“精彩”课后。
?主动担责,解家长之忧
2021年上半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28号)发布后,全市普通小学开始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作为一所九年义务制特殊教育学校,我们要不要做,怎么做?面对困惑,我们的回答是“要做”,特殊学生和家长应享有平等权利,解决家长切实困难,我们应主动担责,想在前、做在前。
?基于调研,定课后方案
根据徐汇区课后服务工程文件精神,围绕学校育人目标,整合校内外多种资源,结合校情生情,本着“愿留尽留、规范实施、有效安排”的原则确定我校课后服务工程方案。
亮点一:考虑学生特点,合理设置放学时间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特殊儿童的学习特点,设置4点、4点半两个固定放学时间点。4点半之后,家长随到随接直至6点两个放学时间点。课后服务时段中,半小时室内活动,开展作业辅导及桌面游戏、故事阅读、音乐律动、涂涂画画活动;半小时室外活动,增加学生运动量,增加活动乐趣。
亮点二:考虑特殊情况,提供课后临时预约
针对家庭中有特殊情况临时需要安排课后服务的,家长可通过微信告知班主任,由学校对应相应年段课后班做协调安排。
亮点三:考虑学生特长,增加拓展兴趣班
每周固定有一天由固定教师进班开展兴趣拓展活动,有小故事组、蒙氏玩家和国学诵读。此外,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特点、兴趣和能力,开设有书法国画、水粉绘画、羽毛球、旱地冰球、舞蹈律动、棒棒运动队6个课后社团,力求培养学生多元兴趣。
?开放办学,拓校内外资源
开放办学一直是我校的校园文化。本学期,由党支部联合牵头,与上师大“爱心晚托”结对,引入大学新鲜动力。学校德育部门协同家委会,牵手社会公益组织、社会爱心人士丰富课后活动内容,发挥多元主体的育人功能,构建新型家校合作关系。
上师大“爱心晚托”
每周来自上师大人文学院、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分别来校一次,参与一次课后服务班,参与一次舞蹈律动活动。
家委课后“亲子活动”
由家委会组织,邀请社会爱心人士定期组织课后“亲子活动”,开设有亲子篮球、亲子瑜伽及足球。
牵手上海“国画小组”
学校通过家委会联系“牵手上海”公益组织,邀请有绘画特长的老师组织学生学画国画,领略“中国风”。
此外,学校不定期接受兄弟学校志愿者服务,持续拓展服务内容。在中秋节前后,科技逸夫幼儿园的党团员老师来我校带领学生一起装饰扇面。团支部积极对接,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我们都乐于开放与互动。
?结语:
学校是课后服务的主渠道,落实好学生课后服务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放学后的“精彩”离不开康健教工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家长们的信任与理解。同时,学校还会不断改进课后服务内容与安排,联合“家-校-社”三方力量,持续努力、走稳走实,将放学后“相约”深入人心。
摄影:张熠